在親子互動中,「情緒」往往是衝突的引爆點。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的情緒風暴時,時常感到束手無策,甚至可能陷入自我壓抑或情緒失控的困境。童童老師與兩位心理師結合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理論,搭配實務練習,幫助家長與孩子認識情緒、引導與調節情緒,打造穩固的情緒基礎。這不僅能保護自己,更能在日常的情緒風暴中,成為彼此最溫暖的避風港。
或許底下這個情境對於許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——明明和孩子說好只能再看 iPad 五分鐘,但時間到了之後他還是一再要求延長,惹得家長不耐煩直接把iPad關掉,最後小孩因此大哭大鬧,在這個過程當中,彼此都是對方情緒的引爆點。在親子關係裡,無論是感受到對方喜怒哀樂、或者因為自身情緒而影響到對彼此的態度,「情緒」往往是影響雙方相處時的關鍵。
擁有職能治療與腦心智科學領域兩項專業背景的童童老師,從業已有 10 餘年之久,他總是會在親子教養或家庭問題相關的社會新聞中,注意到大多數媒體習慣在標題直接下「情緒失控」這類的字眼,「的確,控制不了情緒引發的行為,時常會造成悲劇發生,這樣的因果關係並沒有錯,但源頭其實是我們也很少有機會了解如何引導情緒,以及知道怎麼在情緒中自處。」
在童童老師的眼中,社會上對於情緒的理解確實與過往不同了,但中間隱隱存在一個斷裂之處。「過去在學習處理情緒的時候,比較強調壓抑跟否定,現在雖然從小就會鼓勵孩子表達情緒,大家對情緒的反應也會比較敏感,可是家長並不知道怎麼在態度上做轉換,如果碰到孩子情緒很躁動,只知道不能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,卻不曉得下一步該怎麼做。」童童老師認為,從壓抑情緒到鼓勵情緒之間,需要有個連結的橋樑,也就是學著去「引導情緒」、「調節情緒」。
而在學習調節情緒之前,童童老師也強調,得要先意識到情緒的存在、了解情緒是什麼,才能有後續的討論。以幼思職能心理聯合治療所接觸到的案例來分析,許多前來諮詢的家長,其實不曉得「情緒」才是導致孩子行為失控的根本原因。
「有個小朋友被帶來治療所,是因為學校老師發現他容易分心,甚至有時候都沒在聽台上的人說話,經過我們的評估才發現,這個孩子一直在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好,因為過度焦慮、想很多,才導致他無法集中精神。」童童老師解釋道,若是沒有先釐清孩子狀況的源頭來自於焦慮這項情緒,在治療上可能就會事倍功半。
而經歷醫院、學校、社區、企業等各場域並參與臨床督導多年的芳瀟老師,在臨床經驗中發現,不只是小孩有情緒,也時常會有家長因為在教養過程中控制不了情緒,前來向心理師求助,這背後反映的,不單單只是與孩子相處上的拿捏,也考驗著家長對自身情緒特質的掌握與了解。受過人類學與心理學兩項專業訓練、也在幼兒園與中學有過輔導經驗的紹華老師則接口說道:「很多時候我們在處理孩子的問題,其實也是在處理家長的問題。」
「又比如有些家長期許自己要同理孩子,但碰到孩子不斷哭鬧的當下,還是守不住對自己的承諾,選擇用體罰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情緒。可是仔細去釐清,其實有部分家長在過去的孩童時期,是被教導要壓抑情緒或避免情緒產生,所以當他成為父母,也會不自覺地用這種態度來處理孩子的情緒。」紹華老師說道,當家長面對過往成長經驗和現代強調多元開放的教養差異時,除了產生挫折,甚至會有愧疚感或罪惡感產生,最後反而讓親子間陷入相互不理解或是不斷吵架的惡性循環。
在童童老師眼中,家長不僅要面對小孩子的情緒,也得正視自己的情緒課題,「情緒是有保護性的作用,但大人經歷過的童年所學習到的情緒應對,即便可以保護自己,卻不見得能讓你跟別人好好地相處。」如果能有機會讓大人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能重新梳理對情緒的認識,或許就能幫助父母同時照顧好自己、也照顧好孩子。
正因為有太多事件都能連結到「情緒」上面,多次討論後,三位老師一致認為,要以「情緒」作為主題,分別就各自的專業,設計一套讓家長與小孩都能認識情緒、引導情緒,到調節情緒的課程,也能藉此建起先前童童老師口中的「橋樑」。而「陪伴孩子的情緒學習成長課」便是三位老師融合職能、腦心智科學與心理學的交流成果。
「比方說小孩子哭的時候,以前的家長可能會說『哭有什麼用?』或是『再哭我就要打下去了!』來讓孩子選擇不哭。可是在我們的專業認知裡,情緒往往是無意識發生的,也多半不能控制,可以控制的,是因為情緒而產生的行為。」童童老師從這次的課程設計說起,會由原始情緒、社會情緒與次級情緒三大架構切入,帶著大家從認識情緒開始。
所謂的「原始情緒」,在現今的科學認定上,分別是「開心、生氣、難過、害怕、討厭」五種,這是在特定事件發生後,大腦的特定腦區活化而產生的身體準備狀態,例如嬰幼兒被陌生人抱起時會有的大哭反應,背後其實是怕生的害怕情緒,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。
而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,會有隨之對應的互動環境與人物,從父母、爺爺奶奶等主要照顧者,再到手足、同儕、師長、學校、補習班等,為了跟社會環境互動所產生的情緒,則稱之為「社會情緒」。
最後隨著每個人的心理狀態、發展背景與學習歷程的差異,而加諸在原始情緒上頭,就會變成「次級情緒」。舉例來說,原先在某個不愉快事件的當下,或許還沒有那麼生氣,可是事後靜下心來思考,不斷糾結明明對方和其他人都能友善相處,為何卻要刻意針對自己?於是愈想愈氣、愈氣就愈放不下,這段在原始情緒反應背後,加上認知解讀過程而延伸出來的另一波情緒,就是「次級情緒」的表現。
「在設計課程的時候,我們自己很有感的地方是,坊間有許多相似的書籍或課程,往往從個人經驗提出對自己小孩有用的情緒調節策略,但這方式並不是一體適用在所有人身上,關鍵不在於這個策略沒效,只是剛好不適合其他親子關係而已。」童童老師解釋道,三位老師多次的課程規劃交流,都希望能將治療所豐富的個案經驗融入課程當中,一方面從情緒的基礎理論談起,另一方面也透過臨床的實用例子作為參考,並加上實作練習,客製化家長與小孩的情緒調節方式。
「其實這門課程設計出來,我好希望當年的自己就是第一個上課的人。」童童老師有感而發地說出這段話,雖然課名以「陪伴孩子」為題,但你我都曾是小孩、都曾經歷成長階段的情緒起伏,過去總是被教導情緒得要小心對待、控制甚至壓抑在心裡,但現在的童童老師已經知道,這樣的方式不一定是唯一或最好的選擇。
童童老師分享自己曾有過的類似經驗,過去在職能治療的臨床過程中,童童老師一度不敢面對或處理有情緒障礙或是情緒反應激烈的孩子,後來才漸漸意識到,在自己的成長歲月裡,是以壓抑的方式來處理情緒,所以面對他人的情緒,才會如此手足無措。
「我最後的心得是,『面對情緒』是成長必經之路,我在演講時也會遇到家長提問,當大人和小孩都有狀況時,要先處理哪一方?我都會告訴家長,小朋友的行為和情緒裡,通常包含著大人自身要面對的議題,所以只要選定好一個孩子讓你困擾的議題,其實在解決的過程中,雙方的議題都能被『一起處理』。」身為過來人,童童老師直言,面對情緒或許會很痛苦、也不容易,但「逃避」永遠不會是解決之道。
情緒反應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機制,築起一座房屋來應對生活中的各項挑戰,但原始情緒就像毛胚屋,僅能維持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,一旦有更強烈的情緒風暴來襲,沒有事先加強結構的房子,只會搖搖欲墜甚至有坍塌風險。
而理解、接納再到調節情緒,就像是在認識如何強化這座房屋的保護功能,知道哪裡要多豎起一根樑柱、哪裡要多砌上一道牆。更重要的是,走在人生道路上,也會有家人、朋友、伴侶甚至孩子相伴同行,當我們能把情緒房子打造成安穩的避風港,在必要時刻,不僅保護自己,還能適時替心中所愛之人提供庇護,讓他們也有足夠時間打造自己穩固的情緒房子,安穩地走過生命中每一場無法預期的情緒漩渦。